百年風云變幻,不變的是精神;
百年滄海桑田,不老的是青春.
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!
東至縣一群年輕的紀檢監察干部們,
回顧起自己的奮斗故事,或下沉一線、既督又戰,或扎身基層、志愿服務......
這一幕幕用忠誠干凈擔當詮釋的激情歲月,綻放出他們璀璨的青春之花!
“星垂平野闊,月涌大江流”。深夜里,縣委巡察辦副主任陶東亮正在堯河大壩上開展防汛監督檢查。連綿暴雨下,他帶隊在防汛救災工作中既當監督員,又當戰斗員,以嚴的監督、實的作風為防汛工作提供堅強紀律保障。
“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讀書時”。作為縣紀委監委的80后老大哥,紀檢監察一室主任孫習勤始終把學習當作一種習慣,緊隨時代、提升自我。他是群眾信賴的干部,是領導信重的同志,是同事心中的榜樣,卻不是一個陪伴家人的好丈夫、好爸爸。1年9個月在外,遺憾錯過了六一、暑假、國慶、寒假.....
“名師大將莫自牢,千軍萬馬避白袍”。張溪鎮紀委書記許華艷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剛滿一年,卻已歷任了2個鄉鎮。新官上任,面對錯綜復雜而又完全陌生的新環境,這位別人眼中的“虎大姐”,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一線工作中,用學習、用信念、用擔當勇挑重擔、一往無前。
“一蓑煙雨任平生,也無風雨也無晴”。走在田間地頭上,走入尋常百姓家,剛剛上任一年的大渡口鎮紀委書記吳阜潁,原是有著8年經歷的“老紀檢”,但她將寶貴的基層工作經歷當做成長的“必修課”,認為只有嘗遍基層的“苦水”,才能磨練意志品質。
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四年,紀檢五室的杜晨參與了全縣幾乎所有留置案件的辦理,啃著面包、就著泡面、翻著卷宗......他一心想著要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,疑難要案面前不懈怠,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,急難險重面前不退縮,他揮動著紀檢監察利劍,斬斷了一雙雙違紀違法之手。
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為誰辛苦為誰甜”。堯渡鎮紀委副書記吳彤工作已近10年,如今已在紀檢監察崗位上找到了人生的航向。在正風肅紀反腐的戰線上她苦練內功,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時她挺身在前,3年協助3位紀委書記累計立案查處黨員干部65起,處理信訪件61件,用實際成績掀起堯渡河上的清風。
“問渠哪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。洋湖鎮紀委專職委員胡寧,一名來自省城的選調生。離開繁華都市,她挎上背包走在阡陌鄉間,疫情防控、人居環境整治、辦案辦信、作風檢查......她在為民服務的汗水中體會到浸潤心底的“甜”,也用自己的青春活力為廣袤鄉村注入了源頭“活水”。
“紅雨隨心翻作浪,青山著意化為橋”。毛主席的這首《送瘟神》,是十四億人民心中最大的期盼,也是案件監督管理室的高哲所思所想。作為第一批疫情防控志愿者,他走街串巷、風雨無阻、身披“白甲”、日夜奮戰......在抗疫之中詮釋為民初心,在黨旗之下彰顯忠誠信念,在志愿之路展現時代擔當。
“梅須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”。作為一名“新兵”,案件審理室的章 箐仿佛有著用不完的“活力”。暴雪之下,她揮舞著鐵鍬破雪除冰;疫情來襲,她戴上口罩排查走訪。工作中,她是愛學習的“好姑娘”;談話時,她是不怕虎的“小牛犢”;辦案時,她是不畏難的紀檢人。
......
星光不問趕路人,
唯有踔厲奮發,方能不負韶華!
這就是紀檢監察青年,
風華正茂、敢闖敢拼,
展翅翱翔、魅力四射。
他們笑著、累著、拼搏著,
在紀檢監察事業上奉獻著青春,
也不斷尋找著屬于自己的“詩和遠方”!